仅靠情绪就可以改变基因表达

2025-9-16 85 9/16

1.随笔

看书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人的精神对疾病到底有哪些影响。

具体研究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找来了两组需要一直服用胰岛素来控制病情的糖尿病患者,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给这些人注射胰岛素控制他们体内的血糖水平。

试验开始前,所有患者都被测试了基础的空腹血糖水平。

接下来,研究人员让A组实验者观看了一个小时的喜剧表演。

B组实验者则需要观看一个无聊的演讲。

最后,所有被试都一起吃一顿大餐,完事之后再次测量他们的血糖水平。

测量结果显示,

看演讲的B组被试,血糖水平升高了123mg/dl,必须得注射胰岛素压一压了。

而看喜剧笑了一个小时的A组被试,饭后血糖水平只有B组的一半,总体属于正常状态。

这个结果就很有意思了,

研究者们排除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从更深入的基因层面研究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他们检查A组快乐被试的基因,发现仅仅靠观看喜剧嘻嘻哈哈,这些糖尿病人就改变了自身23种基因表达。

良好的情绪状态通过大脑向基因发出来新的信号,激活了基因变异。

这些变异让他们的身体更好地调节处理了血糖,使他们保持了正常的血糖水平。

这个研究表明了,人可以仅靠情绪的调节和改变,就能改变一些内在的基因表达。

以前听到过有人因为意外一夜白头的故事,现在看来这种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

强烈的情绪变化使体内的化学物质开启了白发的基因表达。

不同的基因表达就像一扇扇不同的门,不同的情绪可以影响和打开这些基因之门,从而改变自己。

随着你在某个事件尚未真实呈现之前就体验到了该事件会带来的情绪,你很有可能会从基因上改变自己的身体。

这有点像有些小说里面写的,人可以不断开启和释放自己身体内的各种潜能,最终实现进化。

只不过情绪对基因层面的改变没有那么玄幻,倒是很科学。

2.阅读

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指出,我们把比大多数人喜欢承认的更多的时间浪费在了“琐碎的脑海图景,随机的回忆,愉悦但无根据的希望,掠过的、半生不熟的印象”。好的思考者也不例外。但是,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会比差的思考者更好地学会如何停止随意的、恍惚的景象漂移,以及如何把自己的心智固定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仔细地考察它,并形成关于它的判断。换言之,他们已经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思想,积极和消极地运用心智。

3.分享

图片特效

网站可以将照片放在不同位置,比如电视上、相框里、摆台上、报纸上、热气球上等等不同位置,拥有几百个特效模版。并且特效生成后毫无违和感,非常逼真。

挺好玩的一个网站

https://photofunia.com/

仅靠情绪就可以改变基因表达

 

- THE END -

外卷青年

9月16日12:30

最后修改:2025年9月16日
0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