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当下,每时每刻都只存在于“这一刻”

2025-9-17 81 9/17

 

笔记

量子力学隐喻中有一个“量子创造”模型。

这个模型在个人层面是这样体现的:

我们的意识与情绪都属于能量信号,会投射到一个超越日常时空的“量子场中。

在这个量子场里,所有可能的未来或alternate reality(可替代的现实)都以概率波的形式存在,等待被“观察”或“选择”。

而这些可能性能够被“观察”或“选择”的前提是——你真正活在当下。

当你活在当下,让意念与情感高度同步,就能与这股能量场产生共振,

将其中与自己愿望相符的那条概率波坍缩成现实。

在量子层面,无论是你想到的还是未想到的关于自己的一切可能性,都已经以潜能的形式存在了。

当停留在当下,每时每刻都只存在于“这一刻”时,

我们就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与量子场中的可能性相连,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变成现实。

活在当下,本质上是改变我们自身能量的投射方向。

何谓能量,我们的信念、情绪、认知、思维、注意力……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当你过度思考不属于当下的事情,就是在耗散能量。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当下的我们干预,

那么你去过多思考,就是在一片虚无之中雕刻,

雕刻和思考结果都不过是很快就会消散的东西,但付出的能量确是实打实的。

致心一处,无事不办。

能量分出去太多,就是在分心,办事就不顺。

有个成语叫一心二用,被用来形容人同时干两件或很多件事情。

这是在事的层面上分心。

而注意力、思维、情绪等方面的分心和能量耗散,

是在底层逻辑层面影响一个人,负面效应会更强。

而且,这种分心和耗散更多是以自己没有察觉地、从潜意识层面进行的。

在你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发生的一切之前,就被带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去。

这个时候,不是你的自我主宰你的意识,

而是你的经历、情绪、身体主宰意识。

偶尔有时候,你的清醒的自我会突然意识到这种状况,并试图摆脱。

效果却不尽人意,可能一时半会很难跳出来、可能改变后又很快再次陷入。

这就是改变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清醒意识难以时刻将自己保持在“活在当下”的状态。

能量的耗散极难控制,

头脑中停不下来的思绪、过去的经历、种种情绪、在潜意识中构建了一个“躯体化的意识”。

而这个“躯体化的意识”,有时候活在过去,有时候活在未来,有时候游离于九霄云外,

如果不经过刻意的改变和训练,想要控制是很难的。

但既然已经有了这么详细的研究,一定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办法很简单,可以浓缩为四个字——活在当下。

有人可能就想开骂了,你个小瘪三,这不是无数人说过无数次的话吗?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明白,臣妾做不到啊啊啊啊啊啊!

那还可以再细化一下:

活在当下,就是割裂并调整与过去的联系,与其执着于某个过往的应激经历或未发生的事情,不如投入到某个你还没有在情绪上体验过,内心渴望的全新经历。

让自己此刻就活在那个可能的新未来里。

直到身体的所有都开始接受和相信,自己正在当下这一刻体验未来某个结果所引发的感受。

仔细体会上面这段话,你会有所感悟的。

这是理论层面的推演,但若是你足够聪明,也可以自己实践体会验证。

至于更加细化的操作,在接下来的推送里慢慢写。

……

读书

避免盲目遵从的秘密在于,无论他人为了让你像他们一样思考、讲话和行为而施加怎样的恳求、奚落和敦促,都要加以抵制。不要屈从,而是问问自己,什么是合理的、正确的,并遵循这条路线,无论你所处的立场是多数人的还是少数人的。————《超于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分享

铜钟:一个纯粹的音乐网站,

专注在线听歌。纯粹音乐体验,无广告、无社交功能的干扰、界面简洁,交互方便,歌曲资源丰富,

网址:https://tonzhon.whamon.com/

 

停留在当下,每时每刻都只存在于“这一刻”

- THE END -

外卷青年

9月17日22:53

最后修改:2025年9月17日
0

共有 0 条评论